唐求唐代

唐求[唐](约880~约907)(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),一作唐俅或唐球,蜀州青城县味江镇(今属四川省崇州市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。唐末隐居味江山中,人称“唐山人”或“ 唐隐居”。王建占据成都后,召他为参谋,但他拒绝与之合作。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,他以诗自娱,以诗言志,以诗寄情,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。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,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。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,风格清新自然,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。 唐求的诗文(36篇)

()

轶事典故

  还有传说说唐求是一个唐朝的道士,常外出游览,认真体味人情世态,仔细观察山光水色,每有所得,他就写诗句,卷成一卷,放进自己随身携带的大瓢中。回家以后再把这些诗、诗联或初步成篇的内容,加以整理、修改、加工,使之完美成章。后来,唐求生了重病,他把诗瓢投入锦江之中。诗瓢漂入新渠,有识者见之曰:“此乃唐山人诗瓢也!”乘小舟将诗瓢捞起,可惜诗稿多已浸润损坏,仅得诗数十篇,为其所写诗稿的十之二三,后人因此称唐求为“一瓢诗人”。

上山下山去,千里万里愁。树色野桥暝,雨声孤馆秋。

南北眼前道,东西江畔舟。世人重金玉,无金徒远游。

()

不信最清旷,及来愁已空。数点石泉雨,一溪霜叶风。

业在有山处,道成无事中。酌尽一尊酒,病夫颜亦红。

()

松门一径微,苔滑往来稀。半夜闻钟后,浑身带雪归。

问寒僧接杖,辨语犬衔衣。又是安禅去,呼童闭竹扉。

()

恰似有龙深处卧,被人惊起黑云生。《临池洗砚》,

见《纪事》

()

三千护塞儿,独自滞边陲。老向二毛见,秋从一叶知。

地寒乡思苦,天暮角声悲。却被交亲笑,封侯未有期。

()

故人何处望,秋色满江濆。入水溪虫乱,过桥山路分。

鹤归松上月,僧入竹间云。莫惜中宵磬,从教梦里闻。

()